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58531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止喘药物治疗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1期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解痉平喘、抗感染的治疗,同时给予低流量、低浓度的吸氧[3]。甲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乙组采用氧气驱动的方法,氧流量为6 L/min,治疗药物为硫酸特布他林5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08)+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3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475),每日2次,每次15 min,连续治疗7 d[4-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雾化治疗期间的痰量变化和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在雾化治疗期间痰量的变化,以第1~5天为例。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呼吸症状好转时间、咳嗽咳痰好转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好转时间[6-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雾化治疗期间痰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雾化治疗后痰量逐渐增加,而乙组的增加幅度远大于甲组,乙组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痰量第3天达到高峰,第4~5天下降,甲组痰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加(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

    乙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7 字符